本文选自e度空间,点击查询原文
我接触过不少出国留学的孩子,课业成绩没有任何问题,语言关却是实实在在的困扰,有些即便进了大学,却非常难毕业。这也是我当初把球球送走的初衷。
我一直觉得留学的定义绝不是指初等教育,而应该是有文化的人的再教育过程。只有10岁的球球没办法形成如此一种常识体系、判断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。虽然有姑姑的照顾,虽然没经济重压,但为了我的孩子能有更多更好的选择,我还是让他回国了。回国后的球球发生了不少可笑可爱的故事。
球球回到原来的学校和班级学习,最初我有的担忧他跟不上。经过几次测验,球球的数学成绩很好,我想可能是学习奥数有哪些用途,而且小学的课程还是相对简单的。语文成绩就差一些了,虽然在澳洲姑姑天天要他读一篇童话,但还是有很多生字不认识。
最让球球有收获感的就是英语课。原来学校有外教课,球球不喜欢,说外教说的英语和老师讲的不同,听不懂。这次回来后如鱼得水,和外教老师一唱一和地聊起来没完,还和同学说:这才是纯粹的英语。。。。学校常常有一些外事活动,球球就担当了小主持人和小翻译的角色。大伙的赞扬和羡慕让球球对英语更加热爱,看原版的电影、电视,唱一些英文歌成了他的最爱,还主动提出要去新东方外教班学习。。。看着那小小的身影混迹在大他5、六岁的同学之间侃侃而谈,让我深有感触,赞美不只能树立孩子的自信心,还能激起他的学习热情。
澳洲学校的教室都是非常干净的木地板,孩子们进教室会把鞋子脱在外面。当初在澳洲时,球球常常穿着鞋就跑进教室,目前回到国内,又常常把鞋脱在外面进教室,引得同学大笑,白色的袜子也常常变成黑的。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个多月还是偶有发生,成了年级的笑谈,同学们还给球球起了个赤脚大仙的外号,目前说起来球球还非常不好意思呢。
中午吃饭老师会把饭打好,发给座位上的学生,这在国内是不足为奇的,而在澳洲都是要孩子们自己做的,每个人一天轮流值日,包含检查每一个同学是不是将饭吃干净、把饭盒和纸巾送到校外的餐车上。所以每次午饭球球都非常踊跃地做这类事,为此还当上了班里的生活委员。
还有就是课堂纪律,本来球球就是个好动的性格特点,在澳洲老师却总说他不够活泼,鼓励他随时说源于己的想法,即便上课的时候也可以说源于己想做的事。回到国内,球球还是想说就说,想做就做,完全不考虑及课堂纪律,开心起来还会拍着桌子唱起来。。。老师最初还考虑他在海外培养的习惯,到后来在球球的带动下,整个班的孩子都会大吵大叫,气的老师连续两次把我从公司叫到学校,一通狠批。球球非常委屈地看着我被老师训,他真的不知道,为何同样的行为,澳洲老师会非常慈爱地夸奖他,在国内不只横眉冷对,还要连累母亲。。。他的疑问我没办法回答,我真的不了解这一年的留学历程对我的球球是福还是祸。。。
记得当初球球的澳洲老师开玩笑地说,只有中国父母需要给孩子留作业,别的父母来问的都是如何让孩子玩得更高兴一点。听了这话,我张口结舌。
在澳洲,我常常看到不论是在城市的大街小巷,还是在漂亮迷人的海滩、野生动物园、植物园里,老师携带一群学生,学生们手里拿着纸和笔,他们不时蹲下来看所察看的对象,不时在小本上写着什么。其他人告诉我,这就是老师在给孩子们上课呢。至于图书馆和博物馆,更是孩子们常常去的地方。球球最开心的就是背上水和面包,拿上纸和笔,到郊外和博物馆去玩。回到国内后,球球的这个喜好只能由我来满足,每一个假日,不管刮风下雨,我和球球都会奔走其间。一个科技馆球球就去了十几次,最后我都不了解他在看什么了,可他还是乐此不疲,这个习惯延续到今天。
球球回国后曾自己做过一个名叫《我的故乡是中国》的PPT文件,说是要寄给澳洲的老师当礼物。我当时惊讶于如此天大的题目是一个10岁孩子能完成的吗?他能做出哪种文章来呢?
一个星期将来,球球的文件做好了,还特意打印出一本十几页的小册子。一翻,里面的内容可真的不少!从五千年前的中国象形文字至今简化汉字,从九曲黄河到长城内外,对中国的文化、历史、地理进行了简要的介绍,还剖析了中国的文化和澳大种亚文化的差异,最后还说明了我们的怎么看。。。。。。好一篇热闹的文章!虽然稚嫩但非常是流畅,相信这是儿子花了不少时间从网上搜出来、到图书馆里找出来的。文件的最后,还列出了参考目录,说明他所了解的祖国文化是从哪几本书参考来的。
这本小册子让我激动也让我欣喜,我了解我的球球不只能鱼更善渔矣!